铟、锗、铋、镓、钴、钨啥的,如果这些金属一年涨了,远不止14%,当然本息有保障,可是现在商品暴跌,本息没有了,要的话自己去仓库把这些抵押金属拿走,可是这些金属不是金子、银子,普通人没有交易变现渠道,而且这些重金属有毒,还不能拿回家里。现在明白人家既然是有色金属交易所为啥没有金、银了吧,实际上泛亚是用客户的钱做了一个包赚不赔的远期期货,赚了你喝点汤汤人家吃肉,赔了人家不平仓,实物交割,你还拿实物没有办法。话说这些投资者在闹、在上访、说泛亚误导等等,没用的,法律层面人家早就设计规避了,半年而已,一切就和没有发生一样,赢家在享受生活,破产者用下半生平息内心的伤痛。
破产第5式,赌博
赌博是一个蛮宽泛的东西,麻将、扑克、砸金花、还有游戏厅那种押分、打鱼等等,玩的大的去澳门、还有缅甸。其实人都有赌性的,都有不劳而获的心理。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随便去个戒赌吧里面都是血淋淋的案例。不说别人,只说我自己,我老家在一个鱼米之乡千湖之省,有人说四川人打麻将厉害,真是没有见过我老家人打麻将的瘾有多大,这么说吧,宾馆房间里面没有麻将机就没有人开房,饭馆包间里面没有麻将机就没有人吃饭。三个人都能玩、随上随下、一条街有5个麻将馆,里面满满都是打麻将的。
前些年开始是和同事打,后来是和朋友打,在后来被朋友带到麻将馆里面玩。当时有一个感觉,一到时间比如周末打牌时间点,不去打牌心理焦虑,坐立不安。戒赌特别简单,那一次带了几千块输光又欠了2千,打完后,我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打牌,欠的钱给账号我转账,以后请不要叫我。后来这些赌友又打电话发短信几次我都没有接没有回,也就彻底断了。
说说危害吧,其实我打的牌相对收入的话,不算特别大,也能承受的起,说破产有些夸张了,但是很多赌博都是从小到大,赢了不收,输了想翻本。
危害很多,首先朋友也好、同事也好如果经常在一起打牌的话,有句话叫牌越打越生,输的人会动很多歪脑筋,其中一个老乡后来在我们经常去打牌的地方刻记号,还真赢了一些钱。这是后来才发现的。然后赌博的人为啥会穷呢,影响学习工作发展不说,赢的时候会挥霍,输的时候会挪用正常用途的钱,本来还有喝茶买烟的抽水,在一个茶馆打3年牌,最后赚钱的只有茶馆老板。
还有打牌久了,真的影响人的精气神,激动、紧张、熬夜,抽烟,或者吸二手烟,我最长时间一次好像打了快30个小时,周五晚上打到周日早上。不影响健康身体鬼都不信。
老家那里赌博破产的特别多,每次过年回家都听父母说谁谁输多少跑路怎么样怎么样,我们那里打大牌的麻将馆都有人放水钱,就是高利贷,打个条按个手印就可以拿到钱继续打牌。高利贷我不知道到底有多高,最后的结果都很难收场。
破产第6式 吸毒
本来不打算说这个,因为我烟都不抽,偶尔应景陪人抽两口,都是不吸到肺里面,就是吸到嘴里面就吐出来。而且这个事情和我的生活经历生活圈子真是太远。但看到有朋友提到这个,就说几句吧,因为这个太吓人了,不是破产,是要命。我觉得一个很大的原则是一个人要有选择的朋友圈,啥人跟啥人,亲人,同事,同事里面能有一两个好的朋友就不错了,客户,事业的伙伴,爱好型伙伴,比如球友比如钓友。
现在挺流行一句话,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
这话说来轻松,真正的从一个还算是有点资产的中产坠入讨饭的无底深渊,一般人都承受不了,还别说不死终会出头的话,看当今社会和经济形势,一旦干废了,绝大多数人就是一废到底很难再出头。
生活无论有多苦闷有多无望,都不得碰任何此类东西。
破产第7式 大病
一次在新疆和一同行吃饭,同行吃饭前先给自己打了一针,吓得旁边的服务员花容失色,离的远远的。以为这是遇上瘾君子了。这位朋友其实很年轻,40不到,糖尿病说是几个加号,我也不懂,反正说是吃饭前得先给自己来一针胰岛素。而且说是痊愈的希望很小。想象一下未来的几十年的人生,每天吃饭前都要给自己来一针,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哪怕我骨折了躺床上3个月可是我能好,哪怕我一手指断了不要了也没有这样的折磨。大病的恐惧在于你完全没有意识,当发生了就很难挽回。在我这个年龄,身边的朋友得大病的其实不多,毕竟还年轻,但是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脂肪肝、高血脂这些病的不少。没有节制的暴食暴饮,喝酒过量,缺乏运动,等等。
这个同行现在也算标准的中产,年轻那会做销售跟老板,帮老板挡酒,喝大了就去呕掉继续喝,可能就是那个时候慢慢病魔附体,他说他很后悔,如果能回到从前打死都不会这样了。
我白酒3两、啤酒2瓶的量,很多时候端杯了喝了一半自己到量了不喝别人刚喝high,扫别人兴,说话也不好听,我也只是笑笑。我不会因为我酒量比你好而逼你喝酒,也不会因为被迫喝过多的酒,大家随意就好。
记住:
每周保证2次运动,每次运动1一个小时以上,全身汗透;
要经常吃新鲜水果;
一周有2个晚上不吃主食,基本空腹;
酸奶、葡萄干、红酒、水果、果仁这些应该是常吃之物;
喝天然矿泉水最好,买大桶的喝水煮饭一个月花不了多少钱;
烧烤此类少吃,真要吃去回民、维族店去吃,你懂的,牛羊肉能保证是真的;
每天读书一个小时,写当天的工作、投资操作反思;
心里健康,不恐惧,不贪婪,不焦虑,对于我来说,这些情绪的发生说明我仓位过重,减仓下来到可以安心入睡的仓位即可。
律小金的感悟:
本以为作者会大谈特谈中国的经济,但没想到作者的落点特别生活化,但又从侧面反映出了时下的经济环境。
这篇文章让小金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这些有你的辛苦努力,但是最重要的是这10年的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各个行业都澎湃发展,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牛市你赚了10倍,不是你有多牛逼,是因为牛市,所以要谦卑。”
小金现在基本属于无产阶级,所以也不担心破产,我正处于要积累财富的阶段。在股市低迷,房价疯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前阵子不少群里都有人分享失业潮类型文章,这样的时代确实容易让人感到迷茫,但小金又觉得,正是这种时候就更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应该努力的去学习投资理财的知识并培养投资理财的习惯。
小金一直都说自己是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所以高利贷,期货,股票,赌博统统都不碰,但小金却唯独对p2p理财产品情有独钟。其实原因很简单,大致归类为四点:首先因为我自己是这个行业的的,我比较相信自己的判断;其次,p2p理财产品通常投资起点都很低,比如“律存宝”起投金额100元,我的存款本来就不多,没有办法去投资起点要50万,100万的理财产品,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有100万,我也不放心都投在一个产品里。再来就是因为我可以选择短期的产品,比如3个月,6个月,相比1年,2年的信托产品更让我安心。最后当然是因为收益相对银行利息和银行理财产品更可观一点,这里小金要提醒大家,是可观,不是离谱,那些收益高的离谱的产品小金是绝对不会触碰的。
最后小金想说,收益和风险成正比的,这个无可厚非,所以投资理财多少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但在作出决定之前,认真的做功课研究市场,那我相信肯定可以得出靠谱的判断。我有时候想到别人才拿4%,5%的收益,但我可以拿到8%,9%,我还是挺满意的。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财富目标,理财是必须的,所以快来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投资”律存宝“吧!
更多人在看
终于有人把股市、基金、期货、众筹说清楚了 (太简单粗暴),看完居然饿了!
不花一分钱,为自己赚大钱!10个空手套白狼财富案例
亲们,记得要选择值得信赖的平台,高安全性的p2p理财产品哦!所以,小金郑重推荐热销产品律存宝,亲们,赶紧的!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投资!↓↓↓↓↓↓
《年薪10多万的年轻人该如何理财?知乎上这个答案绝了!》 精选八
律小金的导读: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得到什么东西,就一定会付出一些代价做交换,比如时间、金钱、人情、信用、健康等,这些成本在不同的人眼中排序是不一样的...
花钱能搞定的事,就别浪费其他资源
1.这个原则既然这么重要,那它意味着什么?为了说明这个原则对我的意义,就需要多问几个问题了。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看来生活的本质只有一条:
交换
一说到交换,大部分人本能想到的就是以金钱为媒介的交换:买卖商品,买卖服务等等。但是除了金钱以外,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还隐藏着大量的隐性成本。大部分生活中的不如意,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看清这些隐性成本。而在我眼里,这些隐性成本其实都要比金钱更有价值。
那常见的隐性成本都有哪些?
时间成本:
这应该是最常见的隐性成本了。但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和其他成功人士唯一平等的资源。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看到了很多人在肆意挥霍这么宝贵的成本。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一味地追求廉价,而不考虑途中耽误的时间;还有就是那些天天盯着股票的人,你要是不能做到买几只股票放两年不看,还是别炒股了,时间成本太大。
信用成本:
关于这个成本最常听到的误解就是: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他就不能帮我一下呢?说过这种话的人,麻烦你们听清楚我下面要说的话。
很多时候的举手之劳,只不过是你以为的而已,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搭着我的信用背书。帮你这件事,当然不难,但如果这件事不靠谱,由此带来的信用损失算谁的?
试错成本:
只要做事就不可能避免犯错,所以尽量降低试错成本其实就是在“省钱”。
我个人比较后悔的就是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很多尝试,实际上那段时间就是试错的黄金期。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是你逃不掉的,就一定要在试错成本较低时尽量完成,因为大部分坑你是躲不掉的。
身心成本: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点不用多说了。只不过我们有的时候确实迫于无奈,需要压榨健康来换取其他资源。这一点到底值不值得,那就是仁者见仁的事了。
不过这里我很想说的是身心成本中的“心”,也就是我们的情绪成本。其实我们的情绪也是成本,就像你的情绪确实会影响到工作生活的效率一样。我现在已经不太会生气了,不是因为烦心事少了,只不过是我的好心情非常贵,我是不会轻易和别人换的。
此外还有很多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等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哪个成本更重要?
我个人觉得试错成本,信用成本都要比金钱成本更重要。如果要挑一个最重要的,我觉得是:
时间成本
因为本质上其他的成本都是你拿时间换取的,信用需要经历时间的考核、健康也需要花时间维护等等。
比较完这些成本在我心中的价值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原来的问题:
这个原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原则意味着:
我只是拿低价值的资源(金钱)去换取高价值的资源(时间、信用、健康)而已。
当然这个前提是在我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但很多时候,当这些成本与金钱相冲突的时候,我还是会挣扎一番。其实谁的原则不是通过这种挣扎才最终确立的呢?
2.如果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话,有什么事情是我绝对不能做的?有什么事情是我必须做的,不得不做的?绝对不能做的事其实已经在题目中给出了答案。然后,据此反推就可以得出什么是必须做的事:
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任何事情都想着能不能用钱搞定。
听起来好像不怎么美丽。别急,我给你举两个例子,马上你就明白了。
例子一:租房子一定要离公司近,能多近就多近。
以下文字摘自《在8:15起床》:
如果你的同事和你在智力、体力、能力上都不相上下,你能拿什么跟他们拼?你大概只有微笑和精力两个可选项。那么,如果你每天需要在通勤上耗费2个钟点,一周五天,天天如此,请问你哪里来的微笑和多余精力?别和我说坐公交和地铁其实是在休息,在那种环境里,你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警觉,不想错过了站,更不想下车的时候发现口袋被割开了一条口子。人在公共交通系统里承受的精神压力,甚至要比工作时更大。出了车门,人早已经精疲力竭,连一句话都不愿意说。
例子二:在学习这件事上,就应该不计成本。
“不计成本”并不夸张,我是认真的。因为所有你能看到的成本,至少在你的“想象范围”内;但是你要知道,学习带来的收益通常都是“超出想象”的。所以任何在你看来的“不计成本”,跟之后的收益比起来都不值得一提。
以下文字摘自《把时间当做朋友》。
1984年,也就是二十多年前,我母亲竟然给我10元钱,允许我报名参加本地第一个计算机学习班。要知道那时候的10元钱,可能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还不止——因为当时我父母每月的收入全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一点点。
后来我写了《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本书,售价29元人民币,目前已经在市场上销售8年有余,每年至少销售4万册,最多的一年是7.5万册。我的版税是12%,所以,这些年来这本书为我带来的版税收入税后都有100多万人民币。这可是当年我父母给我参加计算机学习班的学费的10多万倍。我常常跟母亲开玩笑,说她比巴菲特牛多了,30年不到的时间里,投资回报率高达百分之一千多万……
3.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是如何克服那些阻力的?阻力其实很明显:
大部分人普遍没什么钱。
但这还不是最根本的困境,更为本质的困境是:
因为没有遵守过这个原则,所以根本不知道它的好处。
这一点和学英语是一样的。很多人之所以学不好英文,就是因为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学会英语的好处。
摆脱这个困境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我当初就是先通过购买一些提升效率的工具,来体会这个原则的好处的。比如MacBook上的一些付费软件就是要比免费的好用不止一星半点儿。工具好用了,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随之工作质量、生活质量都跟着提升了。
这其实就是一个正向循环,一旦开启便会自生长地不断向前推进。
即便你是一个只认钱的人,也听我一句劝,这绝对是用现在的“小钱”换以后的“大钱”。
4.在我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东西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真正认清这句话背后原理的人,我猜少之又少。
能否看清一件事背后的所有成本?能否根据这些成本综合考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做?这些都是这条原则形成过程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5.在长期坚守这个原则的过程中,我吃了哪些亏,得了哪些便宜,总体上的得失如何?如果说吃亏,我也觉得那只能算是“试错成本”,比起占到的便宜,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在这里就说说有哪些好处吧!
1.自己的效率提升了。
不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中,这个原则真的让我的效率提升了不少。效率即时间,想想自己因此省下的时间,都会有一种生命被拉长的感觉。对,是感觉,而不是错觉。
2.不容易生气了。
尤其是在钱的事情上,不容易生气了。原因也很简单,我的好心情这么贵,我怎么会轻易拿它去和别的东西交换呢?想让我生气?先给我打点钱,我看看值不值。
3.朋友间的关系更好了。
因为能用钱搞定的地方基本不拜托朋友,所以不存在任何“欠人情”的地方,大家自然相处得其乐融融。我到头来发现,其实人情是最贵的。真搞不懂那些托朋友去国外代购的人是怎么想的,关键还省不了几个钱。
4.周围的伸手党少了。
我欠的人情少了,仗着人情托我帮忙的人自然也就少了。现在周围基本没有什么伸手党,因为我已经用这个原则把他们过滤掉了。这个好处在我看来简直就是额外赠送的。
以上是我听完直播后,第一个显现在脑海中的原则。光看篇幅就知道,我确实为此下过一番功夫。但是即便如此,我也经常会为此纠结,毕竟想要摆脱金钱的诱惑是需要挣扎的。
但那又怎样呢?谁不是挣扎着成长的呢?
希望大家能够多分享一些自己的原则,可以让大家互相参照,共同成长!
文章来源:新生大学(ID:***shengdaxue) 作者:尹航
律小金的感悟:
关于租房的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有深切体会,一个多小时的上班路,要忍受拥挤的地铁和臭味,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就别提元气满满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所以,别在意多花几百块一千的租个近点的房子,别心疼那些为自己充电的钱,也别厚着脸皮向朋友求助最后耗尽了你的“人情”...相比其他的,金钱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当然了,想要用金钱解决那些事儿,首先你得有尽可能多的金钱呀~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马上投资理财!近期还将有新产品上线哦,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你的一小时能卖多少钱?
几年前我还在香港念研究生的时候,认识一位BCG咨询公司的高管, 她每天都特别忙,不停地飞行,不停的会议,不停地打call。我说你这么忙,和你聊天都觉得特别有压力,生怕浪费你时间。
她说,客观地讲,我们的时间是很贵的,你知道有个词叫hourly rate,也就是如果客户要买你的一小时,市场上价位是多少。
我说那你的hourly rate有多少。
“700美金吧”。
我擦,够我当年一个月的饭钱。
01
没有任何一种成本比时间成本更高
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对钱的敏感度越来越差,因为钱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对时间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我一直相信,抽象的时间价值,是可以用具象化的金钱来衡量的。你觉得自己的一小时值多少钱,你的一天值多少钱,基本上就能判断你在什么阶层。
网络上有个词一直比较火,叫做放弃你的“无效社交”,说很多社交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自我增值才没有浪费时间。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当一个人的时间本身不值钱的时候,就会很难判断哪些是有效,哪些是无效。
因为即使节省了所谓无用社交的时间,多出来的时间,也没有发挥更大价值的地方,更谈不上产生更大的收益。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放弃无效社交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正如另外一句被说滥的鸡汤,说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其实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伪命题,浪费的前提是先得有价值呀,如果一个人的时间价值本来就低,哪来浪费可谈呢。
就好比谈恋爱,你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的标准,不是看他是不是和你在一起,而是他为了你,拒绝了多少个喜欢他的女孩。
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别,就是一条:他的时间成本有多大。
当财富达到一定高度后,你其实自然就会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时间,你一小时100元和一小时1000元甚至一万元,分量当然是不一样的。一个人财富的积累程度和TA对时间的吝啬程度,一般都是成正比的。
这时候就会发现,你舍不得花两三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因为花的时间比电影票贵太多,如果电影还不好看,那简直要骂娘;你舍不得花时间和没有深交的朋友吃吃喝喝聊些有的没的,于是你自然摒弃了无效社交。你舍不得买东西的时候货比三家,而更倾向于宁可花多点钱来过滤,你不是用时间换钱,而是用钱换时间。
能用钱解决的时间,就不要花时间——这句话开始成为你的信条。
02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网上有句话我特别认同:如果你想找人帮忙,去找那个特别忙的人帮忙,而不是去找那些比较闲的人。因为那个忙的人,只要答应了帮你,就一定会很高效地把事做好。反倒哪个闲的人,很可能会拖延低效,最终帮不好你。
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越有能力选择悠闲的人,越是选择忙碌。而事业没起来,本应该忙碌的人,却往往越有时间。
马云前几年演讲的时候说,自己50岁之后退休,过自己喜欢的平淡日子。但你看现在他把公司交给手下,自己退休了吗?并没有,反而感觉网络上他越来越霸屏,越来越忙了。
其实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正常的。
因为他的影响力更大了,可以做更大的事情了,选择退休无所事事的成本已经大到根本无法计量。换句话说,他们的时间更值钱,怎么舍得浪费。
所以,说白了,这是人性,就像人性里无底洞的贪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成功人士,只会把这些事情的优先顺利做个调整,而不可能只选择悠闲的生活。
财富越多,责任越大。
03
真正的牛人都是反社交的
我发现,当我们还在渴望社交和连接的时候,很多牛人的行为,往往是反社交的。
我们热衷高逼格的场子,就可以结交些所谓人脉;有什么饭局就要去参与,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时候的我们,会更重视可能的价值,而不太关注时间沉没成本。
而你互发现另一些人,他们生活更简单,更有规律,所以更专注,更有效率。以为他们早早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大多数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有个理论:你要了解一个人的段位,你只要看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时间,和如何对待你的时间。
比如我经常不能容忍的就是找别人代购还挑三拣四的人,这就是典型的觉得对方时间不值钱。所以当现在还有人问我说我在香港,能不能帮ta代购一样的东西的时候,除非我们关系好到不行,不然ta就是不尊重我的时间,就一定不是我的好朋友,而我一定会拒绝。
约会的时候女孩平白无故地迟到一两个小时,没错,一次两次的话可以被原谅,顺便编两句“亲爱的做什么我都喜欢”这样的鬼话;但如果总是这样,我不得不怀疑你的价值观,难道我爱你,是为了被你消耗成没有时间观念的傻逼吗?
别耽误我回公司搬砖了好么。
我有个读者特别有意思,她每次和我咨询一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很自觉发一个金额不小的红包,并且说如果我没有时间回答也没关系,搞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
我说你不用酱紫,搞得我都没法拒绝,不戳红包是反人性的好么。她很严肃的说,当彼此的时间价值不对等的时候,这是唯一体现尊重时间的方式了。
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也不缺这些钱,这是意识层面的,这情商真特么高。
所以,你认为自己的hourly rate 值多少,就大概知道接下来,哪些东西值得追逐,哪些东西应该放弃。
宁可对时间焦虑,也好过对时间无感。
文章来源:Spenser(ID:spenserandhk)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在公众号留言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律金金融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年薪10多万的年轻人该如何理财?知乎上这个答案绝了!》 精选九
小编说:
~~~话说大家如果是上班族,每天在地铁上或者公交车上度过的时间也不短吧?这段时间你是玩手机呢还是在玩手机呢还是在玩手机呢?看看下面这位同学的分享,你也可以利用上下班时间变成理财高手哦!
文章来源:财经女记者部落
可能是处女座人的通病,追求完美,试图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来做他们所认为的“有意义的”事情,甚至不愿意放过在每天在公交车上的时间。于是,我开始了每天上下班期间在公车上的学习之旅。
在公车上学习可以有效高质量利用时间:公车上的时间都是大段的、整块的、固定的;公车上读书或者学习可以有效避免“时间多余”;书籍阅读比社交网站学习知识更系统;公车上无意识的学习状态可能更好。
我不会告诉你们,我因为在公车上看书学习,分别被一个阿姨和一个姐姐夸认真,然后她俩分别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捂脸羞涩中)。
大学毕业后两年,主要是在公车上学习理财和基础会计。其中基础会计的学习是以考试为导向,相对更为系统一些。如果大家对我的学习经历不感兴趣,可直接跳过,看下一部分。
1.从零开始学习理财
刚毕业那年夏天,阅读了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理财启蒙书《富爸爸》系列,觉得理财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初步萌发了我的理财意识。
当时的我,完全是一张白纸。脑袋里除了空有“股票”“基金”“期货”这几个名词之外,真的对理财是一无所知。由于家里也没人炒股,2007年大牛市的时候自己还在信息相对封闭的高中读书,自己甚至都不知道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还有过一座6000点的高峰!
(1)理财始于并贯穿于百度。
记得当时每天坐在公交车上就开始不停地百度:大盘股,小盘股,蓝筹股,红筹股,A股、B股、H股,基金,期货,现货等等概念。
大家不要笑,当时的我真的就是这样过来的,仅凭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的这几个词就开始学了。什么都不懂,只能靠百度。有时候百度词条里面又遇到新的不懂的名词,就继续百度。就这样,陆陆续续几个月,在公交车上把自己听过但又陌生的词汇扫了一遍。接下来类似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保本基金、指数基金、场内基金、场外基金、货币基金、LOF基金、ETF基金,P2P,纯债,可转债,分级A,分级B,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名词,我也都是通过一点一点地百度来摸索和学习的。
现在的互联网太强大了,信息非常丰富。有什么要学的,只要是一些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百度一下总能解决个八九不离十。百度也是我学习理财知识贯穿在用的一个工具。
(2)各家经典,理论丰富,自然少不了。
各种名词解决了之后,就开始阅读各门各类的书籍了。
先开始是《日本蜡烛图技术》和《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在颠簸的公车上,结合书上图表来理解书上文字,同时在书上做满笔记:有感慨,有赞叹,也有疑惑。
两部大部头啃下来,总是总算是把技术分析是怎么回事给搞得有一点明白了。接下来同样在车上,阅读了《穷查理宝典》《聪明的投资者》《怎样选择成长股》《共同基金常识》《有效资产管理》《客户的游艇在哪里》《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不落俗套的成功》《投资最重要的事》,以及2013年诺贝尔***家得主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等等。这些书上同样都做了笔记,《聪明的投资者》和《怎样选择成长股》我还做了对比阅读并写了对比阅读的读后感。
(3)优质博客,联系实际,每天当书看。
这些经典书籍从宏观上让我对投资理财有了概念。具体到实践上,仍然少不了民间的高手。博主的SeekingBeta理财博客,新浪上的优美理财博客、David自由之路(他是长投债券课的老师哦)的博客里的每篇文章,我都是按时间顺序从头到尾看过至少一遍的。在手机里存下书签,每天在车上把他们的博客当书来看,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我也是通过这三位博主才开始认识和接触可转债、分级基金A份额、封闭基金这些安全垫高还附带期权低风险产品的。
两年多下来,自己也从一个理财小白满满成长为一个小黑。前进的路还有很长,一路走来发现在公车上竟积累了不少。可见学习和投资一样,都少不了时间的魔力!每天在车上的这两三个小时,足以改变一个人。
2.零基础学会计(不学会计不知道自己智商低)
当时管朋友借了一本2009年备考的《会计基础》过来看。看前两章的时候,觉得还是很好理解的。可是一旦接触复式记账,学习借贷记账法和各种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并且要做会计分录的时候自己简直奔溃了!记得当时在看第一遍复式记账那一章节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啊!最后还是逼着自己“一目十行”地扫完了那一章。看完那一章我都想吐了。这可不是夸张意义的“吐”,我是真的有那种刷牙时候恶心干呕的感觉啊。后来有一次在家看完后从椅子上站起来,当时感觉整个房间都在转,也完全没有半点夸张。
然后通过百度、知乎搜索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难度。都说不难,很容易,说教材看三遍就可以过了。我不知道他们说的究竟是应试很容易还是知识本身很容易。我怎么感觉像天书啊!最绝的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是三天就可以过会计从业。对比人家三天过从业,自己一个礼拜了,《会计基础》也没日没夜地看过两遍了,脑袋里还是一团浆糊。人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智商有问题!
(3)就差一点要想放弃。
两遍《会计基础》看下来,可以说我对最基础的会计分录连个大概印象都还没建立。加上“三天过从业”的打击,自己真的是半点信心都没了。我问我一个以前做过会计的朋友:“我适合学会计吗?我高考数学可是只比及格高了一分……”“你很适合啊!会计跟数学没关系的。你平时不每天自己都记账的嘛。你每个月还会编制你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我看过了,编的很好啊。我这做会计的自己平时都不记账的。”“可是我看了两遍都摸不着头脑啊!”“你才看两遍,而且没有前后贯通了看,怎么可能懂?那你别学了!”朋友前面安慰我的话没给我多少信心,反倒是最后那句“那你别学了”真的刺激到了我。我想想每年这么多人学会计考会计,也没见多少人喊着过不了啊。别人能过,我哪怕即使智商差一点,愿意去努力总也能过的。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人诚不欺也!一遍读不懂,就多读它几遍。一本书看不懂,就多买几本来看。虽说都是考试类教材,但对同一问题的讲解角度也可能不同。所以我后来遇到难懂的章节和内容,大多都是三本不同的教材同时对比着看、反复看,单单一本《会计基础》,三本不同的教材,我就反复总共看了八九遍。到后来忽然有一天,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
阅读辅助读物也必不可少。正统教材虽然严谨,但往往过于枯燥,不易理解。后来我又买来《马靖昊说会计》《小艾上班记》《财务智慧》等书来看,对辅助自己更好地去理解会计原理大有裨益。
会计资格证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地学了下来。由于有了考试的导向和压力,学起来也比理财吃力不少,但知识也相对更系统些。10月31日我就要考从业资格证了,也希望大家支持我。
3.其它书也调剂着看,兼职也能车上干
每天学习研究也很辛苦,偶尔我也会换点内容来看。比如讲历史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讲情感的《人生需要揭穿》《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讲读书、学习方法的《怎样阅读一本书》《番茄工作法》,讲人生大道理的《人生十论》,也都是在车上看完的。
我很多兼职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搜集,人员的联系,思路的构建也常常利用公车上的时间来完成,感觉非常高效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总之车上的时间非常宝贵,用好了绝对受益无穷。
(公车)学习的一些建议
1.放下你的手机,请先捧起书本。
现在我们几乎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一坐下来先掏手机,先把各种社交应用刷个遍,刷到无可再刷时便开始无聊。如果你一坐上座位就掏手机,那么你将被N多个劲爆的标题所吸引,你本只想看完篇就开始学习的,最终却很可能到下车之前都没有将书本捧起。在公车上学习一定要首先摆脱这种习惯。上车后请先捧起书本!尽情去享受,尽量不要被手机所打扰。
2.将碎片化阅读放在碎片化时间。
一本书从头到尾讲的都是同一个体系内的内容,你只需要经过开始几分钟的“预热”之后你就进入状态了,你的头脑就已经在加速运转了。如果你此时通过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领域,每一篇文章你的头脑都需要重新“预热”和“加速”,重新去寻找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结构,这将**降低你的效率。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知乎、公众号的学习时间放到换乘、等车、午休前后这些相对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3.不要担心零基础学不会。
从我自身看,理财和会计都是完全零基础开始,也曾经到达过绝望的边缘。可学到现在也算有点入门了。只要不是特别不擅长的事,比如让从没接触过机械的文科生去学习画图纸,一个普通人只要肯花时间去学,不说学得特别精通,学个基础总是没问题的。才看一两遍就想放弃?婴儿时期学说话学过一遍就想学会?《怎样阅读一本书》里有这样一个观点:确保你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图。要真正深入地去理解一本书,一两遍肯定是不够的。同样的,要真正确保你自己是“真的不理解”这本书,一两遍也是不够的。在你确保你自己是真心看不懂以前,请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4.每天比别人多花两小时。
“每天比别人在某个领域多花两个小时,两年后在这个领域你将超越别人一截。”这是父亲小时候教导过我的一句话。毕业两年半我一直实践着这句话,且不说跟别人比,单单跟两年前的自己比,在理财和会计这两个方面,我也是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了。我在理财和生活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规划,现金流的控制也比去年好很多,财务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切,仅仅只需要每天公车上的两个小时。
5.寻找适合的、经典的学习资源。
6.书籍是会相互贯通的。
我是看完了《马靖昊说会计》之后才理解资产折旧的真正含义的。我是看完了《财务智慧》之后才真正理解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这两个之前一直似懂非懂的学术名词的。我是学完了会计基础并看过这些财务书籍之后才从本质上理解分红为啥要除权的,才恍然大悟格雷厄姆缘何如此强调企业长期分红的。胡适曾在他一篇讲为何要读书的文章中谈到:为了读书而读书。你读这本书,有了疑惑,为了解决这个疑惑,你就要去读另一本书。这实在是一句真知灼见。 书本都是相互贯通的,从那本书中你可能找到这本书的答案。适当地多读(次数、范围),有助于你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知识。
7.最后我想说的是:功不唐捐!
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报的。我们学习的时候,带着目的去学固然好,但也不要生出“学了这有什么用”的想法。曾国藩的座右铭: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你非要问我花这两三个小时来看书能得到些什么,我会告诉你:我获得了两三个小时的宁静。你将不再会为“无聊”所俘虏,我获得了心灵上的富足。
《年薪10多万的年轻人该如何理财?知乎上这个答案绝了!》 精选十
✦✦✦✦
文转自|江南愤青 陈宇
什么是证券化
普及一个简单的概念,什么是证券化。证券化这个东西其实没那么复杂,举例,我今天借给你十块钱一年期10%的利息,我就拥有了十块钱的一年期债权,但是我突然碰到点问题,需要用钱,怎么办呢?这里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我把债权抵押掉借钱,第二种就是直接转让债权给第三方。两个方式都是让人拿到了现金,但是本质上有区别的,第一种就是不管你借出去的钱是否收得回来,你都得还人家的钱,其实本质是你用你的权益做担保再借一笔钱的行为。第二种不是的,第二种就是你直接把权益让渡掉了,不管那债权是否收得回来,都跟你没关系。
一定要记住,后者才是证券化的本质,前者说白了就是借贷行为而已。目前市面上很多人所谓的证券化,本质都是信贷,都是借钱的行为,目前市面上看到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在扯ABS,然后大肆报道,其实所谓ABS也就是资产抵押债券((ABS, Asset Backed Securities),也属于证券化的一种,当年阿里小贷通过东方证券还是东方资产(忘记了),做了一笔阿里小贷的资产证券化,大写特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为什么呢?其实那都不是真正意义的ABS所导致的结果,因为风险并没有流转出去,阿里的ABS做的其实还好点,还做了一些结构化的安排,大概是30%的劣后兜底,就是说阿里的坏账不超过30%的话,都是阿里自己承担的,超过30%才开始亏到购买阿里这些资产的人身上,还算不错的结构设计,但是很多ABS,都是要求资产方作回购安排的,什么是回购安排,就是出现风险,你得自己来购买回去,这个其实跟证券化,一点毛关系也没有,本质就是债而已,还是一个借钱的行为。
证券化的本质是风险的不断流转,到谁手上出事了,就死在谁手上,他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资产进行有效定价,然后对自己的定价负责,最终形成市场合理定价,而债这个事情,就是不管你流转多少次,风险到最后都是发行方的,所以市场往往就不需要定价。跟卖青菜白菜一样,反正看谁发行的就行了,所以现在很多ABS做到最后,也就只敢做做阿里、京东一些大平台的标的,而不关心真正的资产质量,因为他们都是在做债。
这里倒是友情提示下,阿里招财宝有个变现的功能,这个功能大家其实还是要看清楚协议条款,因为所谓变现的本质是利用你在招财宝上购买的权益在抵押借贷一笔钱的方式来实现了你资金快速变现的办法,他的背后是你借贷规模不断上升的过程,如果你投资的理财产品出现问题,那么风险就转嫁到你的身上,他并没有把你的投资理财的风险给让渡出去,所以招财宝也不是个证券化的市场,当然,我认为阿里的产品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太过担心倒也没必要,只是要知道,他这个模式毕竟是风险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大家在做变现的过程还是要意识到这个风险。(这里还是声明下,我看的是去年的协议条款了,不知道之后招财宝模式是否有发生变化。如果有这话可以作废)
借贷模式我们就先不提了,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以后我写美国信贷危机的时候,可以好好再谈谈),我们还是继续深入探讨上面说的把我借出去的钱给证券化的命题,因为我借钱出去,要把这个债权转让出去,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纯粹的一对一的债权要转让出去其实难度是很大的,金额小、期限短还好说,一旦金额很大,期限较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挺难匹配的,聪明的华尔街投行就想了个办法,把一笔金额较大的债权分拆成很多份,然后卖给很多人,这样的话就容易卖出去了,这个在中国姑且叫金额错配。在中国其实还干了另外一件事情,姑且叫期限错配。(为什么叫姑且呢,因为这两个词的用语环境发生理解变异)但是期限错配这个概念理论上在证券化的过程中是没有的。所谓期限错配,自然就是本来一年期的,我把它做成了一个月期,或者三个月期等等,这样就更好卖了,但是为什么国外没有呢。
因为证券化的过程就是你自己承担风险的过程,你买了一份债券,债券的利息本质是两个属性决定的,一个是安全性,另外一个就是期限,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你对期限和风险匹配产生了自己的定价过程。简单理解,一个月的一笔债权你觉得8%就够了,如果是三个月你可能就要10%了。这个都是你自己考虑了安全性和期限之后,自己得出的定价,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自己考虑是否出让给别人,如果转让不出去,那就你自己持有到期。但是很着急用钱,那你就降低收益呗,再不行就亏损转让呗,一般成熟市场都会有合理市场定价,哪怕再烂的债券,理论上都可以出售,垃圾债里出过很多牛逼人物,这个话题有空也可以谈谈。所以你就会发现,证券化市场里,其实本质是不需要期限错配的,因为他的期限流转是他自己在市场流转过程的,不需要错配去解决。
那为什么中国会有呢?因为中国的市场我前面说了,风险最终还是靠发行方承担的,那么也要发行方来承担期限错配后的赎回责任,平台方必须要去回收他自己发放出去的债权,无论是几个月的,而一旦无法回收,那么也就是意味着违约了,平台方就要承担责任,如果平台方不需要承担回购的责任和义务,那么还好,但是显然在中国这个是卖不出去的,所以,在中国很多披了证券化的外衣的所谓金融创新,本质都是债。
这里的问题还可以深化下去,就是市场你会发现很多人其实并非因为真缺钱就开始把手头的资产给证券化了,他们发现只要市场有差价就可以把产品流转了。什么意思呢,我是10块钱10%的利息借出去的,如果有人觉得这个资产不错,借款人肯定能还款,那么市场一旦有人愿意8%来买,那么他就可以把这个债权卖出去,然后就可以无风险的赚取2%的利息,如果买入卖出的时间很短,假设一个星期就能操作一次,那么每次就是2%的收益,一个月就是高达8%的收益。年化就是96%的收益,暴利啊,当然这个是我假设的。实际不会那么高。但是理论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人专门去找到这样的资产,然后转手卖给别人,这样的人一般就是投行,也就是金融领域的二道贩子。所以很多人觉得投行很牛逼,不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很牛逼很大程度上他也就是个拉皮条的,只是更高级点,拉的皮条离开钱更近点而已。
现在大家明白了,所谓证券化就是这么个东西,把可能有潜在收益的资产(任何资产,不限于债权),只要未来具备现金流的东西,都做成证券,变成现金。在华尔街的金融领域里的人,每天脑子里想的东西就是把未来拥有现金流的东西都用这样的思路进行证券化,信用卡应收账款, 汽车贷款, 学生贷款, 商业贷款, 汽车飞机厂房商铺租金收入, 甚至是专利或图书版权的未来收入等等。美其名曰,金融创新。对的,华尔街过去几十年所谓的创新,就是倒腾资产,然后把他卖给有钱没地方去的傻逼,他在中间赚取差价。谁会是这样的傻逼呢?其实都是很牛逼的一点都不傻的机构,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私募对冲基金等等,在中国是谁呢?中国一般就是老百姓了。其实美国这些机构的背后也都是个人,这点上其实中美都是类似的。
这里我们再解释下流转的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如何确保最终资产不出问题,因为这个是转让的前提,如果最终资产出现问题了,那么所有的流转都是扯淡的事情。事实上这个问题是谁也没办法解答的,因为我曾经说过,所谓风控本质上都是伪命题,神仙也无法有效判断一个资产到底属于风险资产还是无风险资产(可以看我另外一篇文章,金融机构谈风控那是扯淡),金融风险本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掩盖在地底下,跟火山一样,你无法察觉,等你察觉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系统性风险是大于个体性风险的,所以单独进行风险认定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我们的金融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社会规则的一种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大家的认同,都觉得没有问题,那就是没问题,有问题也没问题。都认为有问题,那么没问题也是有问题。所以,在美国简单的风险认定工作,一般就是交给评级公司,评为AAA,那么大家就认为没有问题。如果评为BBB,那么没问题也是有问题了。穆迪等这样的评级机构与其说是具备风险识别能力,倒不如说是制定了游戏规则,然后形成了市场共识更准确。下面我会再仔细阐述几个案例来解答这个问题。
那么第一个问题就这么简单阐述过去了,当然不用评级,你也可以自己凭感觉去决定有风险还是没有风险,这里还有个点是理论上的证券化过程是一个风险让渡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击鼓传花,你只要觉得你不是最后一棒,那么也可以。
这里解答第二个问题,就是收益是否合理,你确定了基础资产没有风险,但是如果收益明显偏离市场价格,那么也意味着你很难转让出去,这里在美国其实是比较好的解答了这个方面的问题,但是显然在中国其实难度还是很大的。第一个层面是美国是典型的直接融资市场,美国大概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培育出了一个证券化的直接融资市场,很多企业借钱并不是从银行借贷,而是先找评级公司,然后在市场上直接发债,投资人自己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债权进行投资,这里必须具备首要的要素就是市场投资主体的自担风险。而显然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目前是没有任何证券化的市场的可能,除了股市,其实股市也不能说是严格的完全市场化的证券化市场,核心都在于中国的市场参与者不存在违约的可接受性。
很多人说为什么自担风险,是所有的核心呢。因为一个如果不违约,那么就意味着,市场是永远不可能出现合理定价的,我在三年前的文章里都提到过,中国哪里有什么资产管理机构,本质都是信贷机构,就是给你钱,你必须给我保本保收益,而一个市场都是保本保收益的话,也就意味着合理的定价的意义就丧失了,参与主体往往就不需要能力了,所以出现的情况就是中国的市场参与主体都是个体,而美国的参与主体都是机构。
美国的市场是需要极强的定价能力的,因为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个体第一欠缺专业度,第二也往往不经济,导致最后的个体就习惯把钱交给机构打理。而且美国人的习惯更在于有钱第一件事情是消费,其次是理财。中国人的习惯是有钱先存钱,其次是理财,最后才是消费,到最后,就是应了赵本山那句话,人还在,钱没了。有时候看着那么多大妈大伯省吃俭用,一辈子辛苦,好不容易就那么点钱,然后被骗走了,想想也是挺悲催的。这个问题,我过去谈的太多,今天不多讲了。
在一个较为完全的市场化的市场里,我们会发现金融的定价能力还是非常有效的,具备定价能力的主体一定比不具备定价能力的主体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从而能拥有更大的管理规模。市场有标准答案的时候,总是答对的人,当然会被人更喜欢,不像中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结果都一样,傻逼和不是傻逼的答案都是对的,那还有啥意义。于是机构之间对于任何一个资产都有了各自的合理估值,从而实现流转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确切说,金融风险很大程度上是跟预期相关的,预期你会好,你一般都会好,预期你会差,结果你也会很差,尤其被主流机构给看重或者被抛弃的时候。
那么我们把问题继续看下去,所有证券化的前提其实都是要有基础资产的存在,因为这个是一切证券化的起点,那么从基础资产角度考虑问题的话,什么东西,会是基础资产呢?前面提到过一个核心点,就是凡是未来会有现金流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基础资产,也就是说,一样东西,未来会有收益,那么就可以先把未来的收益给折成现金给他钱,只要有这个行为,那么就可以把这个行为给证券化了。但是这个逻辑随着市场的钱越来越多以后,其实还在演变,加了几个字,就是凡是看上去未来会有现金流(收益)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基础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