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学上,有个一万小时定律。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其核心都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英国神经学家DanielLevitin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我以为,一万小时定律只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除了一万小时的训练量之外,另外两点也很必要。
一是必要的天赋。有些领域天赋的必要性时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普通人无论如何训练,成为顶级短跑运动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二是有针对性地精细化训练。出租车司机每天好几小时驾驶车辆,但离赛车手的要求仍然很远,这就在于平时驾驶车辆与赛车训练的差异。
好吧,回到股票投资。
面对纷繁的股市,大多数(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信心满满,认为自己有超出他人的投资能力。事实上,成为优秀股票投资人需要极大的天赋,而这个天赋又非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条件那样显而易见,所以误导了很多人,让芸芸众生想入非非。这是一个不好界定的条件,与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需要投资者经过较常时间后自省----是否适合股票投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最好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或者选择其它投资方式。
在具备天赋的基础上,再谈投资训练。
芒格说,他不与四十岁以下的人谈投资,意为年轻人历练太浅,在市场中涉世不深,还不具备与他谈论的基础。这就是训练量的问题,需要一万小时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杰出投资人。也许入市不久,凭运气取得了一点业绩,往往让人自命不凡,这需要时间和事件来捶打和“教训”。这是很多投资者的必然经历。
另外一点是精细化训练的问题。投资有年头不代表能成为优秀投资人,正如老出租车司机与赛车手的距离。很多人的投资方式是“盯盘”,死死盯着自己的投资标的,伴随着价格的涨跌,心潮跌宕起伏,间或去股吧调侃几句,或者到处打探点消息。客观说,这不是投资训练,是典型的“散户式炒股”。
系统精细的投资训练,我也在摸索中。但有几点是确定的:1、看盘。看盘时间不必太长,每天几次,涨跌前几位的个股与板块,自选股的涨跌,了解行情,然后关注涨跌背后的逻辑。2、产业知识学习。3、各产业的动态。4、财务知识学习。5、个股深度研究,包括公司业务、财务、管理层,以及竞争对手,上下游企业的系统研究。6、投资史的研究。包括中外投资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在发生的,过去就曾发生过,以史为鉴,很多投资迷雾往往清晰可见。7、大量阅读。
。。。。。。
如果确信自己具有投资天赋,然后开始长期严格的系统训练,严格自律,以投资为修炼,投资技巧上炉火纯青,投资心理上稳如泰山。这时候,你的视野与胸襟已经很开阔了。尽管这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但心底离“成功投资人”的定位越来越远,因为对投资了解越深入,未知的界面也不断拓宽,会越来越低调和谦虚。
作者:马愚厚
链接:https://xueqiu.com/3748128755/112946645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